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13:08:00
"谢谢你们帮我们解决了一桩烦心事。"今年2月,蒙山县西河镇村民陆某与邻居因土地纠纷争执不下。县综治中心联合司法所等部门开展调解,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这是该中心以"绣花针"式精细治理化解矛盾的生动缩影。
自2024年起,蒙山县委政法委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打造集风险排查、矛盾调处、交办督办于一体的"社会治理中枢",让群众解纷实现"最多跑一地"。
一
打造平安“会客厅”
机制创新是关键。蒙山县综治中心充分发挥“指挥中枢”作用,创新建立“12345”工作机制,即落实一班常驻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聚焦两类重点问题,全力排查化解到位;建立三项保障制度,确保工作取得实效;抓好四步办理环节,形成工作闭环管理;达成五个工作目标,确保社会安全稳定。同时,整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信访等部门力量,采用长期入驻、随叫随到等形式,选派业务骨干“坐诊”,多方“会诊”化解纠纷。建立轮驻、首接负责、协作配合、日常考核等制度,形成跟踪督办问效工作闭环,有效激发各方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窗口接单、中心派单、分流办单、跟踪评单”开展全流程闭环式矛盾化解工作,全力解决群众诉求。
如今,蒙山县综治中心已变身为集信访接待、法律咨询、矛盾调解、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安“会客厅”,成为统筹基层治理资源的“指挥所”和矛盾纠纷化解的“终点站”。
今年1月,西河镇古排村陈某因围墙被邻居破坏向中心求助。经研判派单,镇综治中心联合司法所、网格员3小时内完成调解。
今年以来,蒙山县综治中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11件,调解成功率达98.6%,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二
畅通解纷“高速路”
蒙山县以综治中心为载体,健全完善诉调联动、警调联动、检调联动机制,对基层移交、信访受理的跨区域、跨部门复杂矛盾纠纷和疑难信访积案进行集中攻坚化解,实现由“单兵作战”向“联合作战”转变,达到“以调息诉、以调化访、以调促稳”的社会效果,全力打造多元调解的预警、调度、化解机制,畅通矛盾纠纷化解“高速路”。
蒙山县还充分发挥乡镇综治中心、基层组织和“三官一律”及网格员“前哨”作用,全面收集、快速受理群众诉求信息,充分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资源,综合运用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手段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今年3月,长坪瑶族乡郭某翻建房屋挤占村道,导致10余户村民通行受阻。蒙山县综治中心启动"联合作战"模式,乡司法所、村委会通过"背靠背调解+面对面劝和",最终,郭某主动拓宽挡土墙,确保村民通行无阻。“路宽了,心也顺了。今年春耕不会被耽误了!”何某由衷说道。
三
织密辖区“平安网”
平安建设,网格先行。蒙山县将辖区划分为295个网格,选配163名网群长、390名网格员,并配备96名专职网格员,推行“警格+网格”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网格员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民警则以专业能力提供法律支持,双方携手走进村民家中、田间地头,主动排查山林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等隐患,推动治理从“问题找上门”向“上门找问题”转变。县综治中心根据乡镇综治中心、网格员上报的矛盾纠纷,定期分析研判,发放提醒函,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在新圩镇四联村,网格员走访时发现,邓某与四联村新地组存在林地纠纷,立即上报镇综治中心。4月25日,新圩镇综治中心联合司法所及驻村律师对纠纷进行调解。经梳理历史台账、释明法律法规,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建议,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今年以来,蒙山县综治中心坚持系统观念、法治思维,推进解纷力量“下沉”,实现多元参与、共同解决。同时,建立基层网格员参与、人民调解参与、专业力量参与的调解队伍,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构建整体联动、无缝衔接、畅通高效的基层矛盾纠纷调处体系,以基层之“治”夯实社会之“治”,让平安底色更亮丽,幸福成色更丰盈。
来源:广西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