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闻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理念到实践,长沙中职思政课研修探索教研新范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1 20:03:00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1日讯(通讯员 李盼 全媒体记者 岳霞)通过“专家引领—同课异构—学员研讨—专家复盘” 的闭环模式,为中职思政课教师搭建了一个思想碰撞与经验共享的优质平台——昨日由长沙市教科院主办的“新课标引领·专家领航·协作研讨”中职思政课同课异构教学研修活动在长沙汽车工业学校举行。全市各中职学校思政课教研组长、市中职思政教研理事会成员、思政骨干教师参加。

专家引领:解码新课标与教学创新

湖南省“楚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长沙汽车工业学校副校长马炼诚表示,此次 “同课异构” 研修活动是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探索,强化思政课教研的使命感,结合中职学生特点深化教学改革,搭建跨校合作平台,推动思政课资源共享与成果共创。

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周利波从指导思想、活动设计、范式引领三个层面,为全体参研教师明确了活动的设计理念和要求。在活动设计上,构建“三位一体”研修模式,充分激活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成长动能;在范式引领方面,以“协作研讨”为有力引擎,推动校本教研生态实现转型,为思政课教学注入新活力。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教育部思政课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石芳教授带来了一堂干货满满的《落实课程标准,提升教学质量》专题讲座,她以“碳中和背景下的低碳行动方案设计”等生动案例为切入点,详细展示了如何运用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石芳教授指出,思政课教师应善于从真实生活中挖掘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课例展示:同课异构彰显教学智慧

教学展示环节中,长沙汽车工业学校的李雅玲老师与长沙航天学校的刘文超老师共同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五课第一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导向”展开“同课异构”。

李雅玲老师匠心独运,以“从比亚迪的蝶变之旅看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总议题,巧妙架构比亚迪“有何蝶变、为何能变、新动力何在”三个子议题。精准对接学生专业特性,将汽车产业发展逻辑与思政教学深度融合,通过情境模拟、小组角色扮演等多元活动,带领学生在探寻比亚迪的蝶变之路,以产业案例为桥,以专业知识为介,详细解读我国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内涵和措施,让新发展理念在学生熟悉的行业中落地生根,实现了思政教育与职业素养培育的有机统一。

刘文超老师深耕教材,以“余村转型”为核心案例构建沉浸式教学场景。他紧扣时政热点,通过“案例链 + 问题串”的设计模式,带领学生沿着“生态保护—产业升级—共同富裕”的逻辑脉络,深度剖析“两山”理论的实践密码。教学中,他循循善诱、以小见大,引导学生从余村的“小变化”看见时代的“大逻辑”。其课堂如春雨润物,在案例解析中渗透价值引领,于思维碰撞中培养学生政治认同,让新发展理念不仅停留在认知层面,更内化为学生主动参与和行动自觉。

分组研讨:凝聚智慧破解教学难题

下午,参会教师分成8个小组,围绕“教学策略如何突破重难点”“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各组代表从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议题设置、案例选取、课程评价等角度分享了研讨成果。

集体研讨会后,石芳教授对两堂展示课进行了专业点评。她肯定了两位教师对课标的精准把握和议题式教学的有效运用,同时建议进一步强化“学生主体地位”,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她强调,思政课教学应“立足课标、贴近学生、创新课堂”,真正实现“铸魂育人”。

周利波鼓励思政课教师充分调动内驱力,立足课堂教学谋求职业成长,实现职业价值。周利波主任提出,教师可以通过“落地型教研”“互动式教学”“行走的思政课”等多样化形式,将课标要求切实转化为实际教学成效。她倡议各校以此次活动为良好契机,建立常态化跨校教研机制,携手推动思政课教学质量实现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