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31 12:18:00
“感谢您给了我家人重生的机会,您的无私和大爱让我们整个家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这是一封充满感激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满是对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王先生的真挚谢意。
8月28日,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内,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有序进行。经过5个多小时,煤矿职工王先生306毫升承载着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采集完成,随后被迅速送往受捐者所在医院。这位在矿井下默默坚守、开采光热的矿工,用无私奉献为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点亮了“生命之灯”。自此,王先生成为山西第349例、长治第6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对王先生而言,这次捐献是3年前一次善举的延续。作为一名热心公益的煤矿职工,他多年来坚持参与无偿献血。2022年8月25日,在又一次无偿献血时,他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能挽救血液病患者生命,当即决定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志愿者。今年5月,长治市红十字会的一通电话带来了配型成功的消息,王先生没有丝毫犹豫,当场答应捐献。
可命运的考验接踵而至——临近捐献时,王先生的父亲被查出重病。一边是亟待救命的陌生患者,一边是需要照料的患病父亲,巨大的压力压在他心头。但这位在矿井下习惯了直面困难的矿工,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坚守承诺:“面对选择,我有点压力,但更多的是感到一种责任。”
为确保捐献顺利进行,王先生在市红十字会的安排下,积极配合完成了全面的体检,高分辨采样和动员剂注射等准备工作。8月28日早晨,采集工作正式开始。血液从王先生的一只手臂流出,经血液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后,其余血液成分再从另一只手臂回输体内。比起千里之外有人正等待救命的迫切,注射动员剂时的腰酸背痛以及采集过程中5个半小时的静止躺卧的瞬间变得有意义。窗外阳光正好,室内的仪器运作声仿佛生命的节拍器,为某个素未谋面的人敲响新生的倒计时。
捐献当天,长治市的其他捐献者自发前来为他加油鼓劲;采集过程中,市红十字会四级调研员高彦民为他颁发“红十字荣誉会员”和“红十字奉献之星”奖牌,高度赞扬他在艰难处境下仍无私奉献的精神。
王先生的义举也在他工作的煤矿引起巨大反响。“平时只觉得他工作踏实、为人低调,没想到关键时刻能做出这么不平凡的决定。”工友王剑的感慨,道出了大家的心声。这位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朴实行动的矿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矿井下的坚守者”的担当,更践行了“生命里的点灯人”的使命,让大爱情怀在平凡岗位上绽放光芒。
来源:长治市红十字会
编辑:邢璐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