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闻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电白寨头村的“长廊夜话”:大家聊着天把事情说清楚、解决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4 00:04:00    

盛夏傍晚,走进电白区水东街道寨头村,百姓广场的LED灯次第亮起,勾勒出“说事长廊”镂空雕花的廊柱轮廓。此时,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村委干部、村民三五成群闲坐聊天,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就花城广场的夜晚照明、百姓广场的文娱节目开展等问题展开讨论。

寨头村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村,在典型村建设过程中,当地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建立了群众说事、干部议事、支部管事、分类办事、定期评事相结合的工作机制,聚焦解决好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邻里矛盾事,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与绿美建设双提升,增强了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过去数个月时间里,寨头村成百上千吨垃圾被清运,100余间违建相继倒地,腾出的土地建起了花海、广场、山顶公园、硬底化道路、停车场、停车位。路旁,1231棵乔木、1万余棵灌木开始扎根。

“我们村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外在条件得天独厚,应该好好规划发展经济文旅综合体项目,把村庄打造成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亮点。”说事长廊里,又一轮说事会开始了。大家畅所欲言,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产业振兴规划、交通安全整治和乡村文化传承等议题展开讨论。

说事会在寨头村形成常态化机制以后,说事内容悄悄发生着变化。议题从一开始的邻里矛盾或纠纷琐事,话题慢慢更多地集中在如何改善村庄环境、发展村集体经济、建设更好的典型村上。

一次又一次说事会召开,过去大雨必涝的排水沟,如今铺设了新的排水涵管。昔日被诟病的臭水塘,变成了池水清澈的景观池塘。周边最初泥泞狭小的道路,也变成了宽敞整洁的硬底化道路。

体育公园里,呐喊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8000平方米的空间里,设置有篮球场、五人制足球场、乒乓球场和儿童游乐区等分区,单杠、双杠等设施还能满足不同年龄段的村民运动需求。

一次又一次说事会召开,参加“说事”的人,也从原先的村民和村干部,扩大到“人大代表+党代表”、老党员老干部、乡贤、街道和职能部门负责人。

生态治理与文明新风也慢慢形成闭环。当晨光漫过花海,村里的党员先锋队开始巡查环村路。这是他们治村的常态——党员干部不分日夜走访村民聊现状、谈发展、解矛盾,赢得了基层群众的普遍认可。潜移默化中,村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积极参与到村事的议事中,真正形成了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促进基层治理更加透明化、民主化和高效化。

“以前遇到问题都不知道找谁,现在大家聊着天就能把事情说清楚、解决好!”村民郑大叔的话,道出了众多群众的心声。

夜幕渐深,村民说事会的话题仍在持续。夜风拂过花海,花城广场里的格桑花穗轻轻点头,与远处小区的灯光交相辉映,混着花田里的虫鸣声,编织成一首活力满满的乡村交响曲。

南方+记者 邓建青

通讯员 赖金进

【作者】 邓建青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