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闻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年中最热的日子来了!大暑节气这样吃,三伏天里不受罪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2 08:27:00    

大暑三秋近

林钟九夏移

今天21点29分

我们迎来

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大暑

大暑正值一年中春夏与秋冬的交界处也是阳气最盛、暑气最重的时节荷花正艳,蛙声四起万物在酷热中蓬勃生长这是一年之中最为炽热的时刻

大暑节气有“三候”

初候,腐草为萤

二候,土润溽暑

三候,大雨时行

此后雷雨降临,暑湿减弱

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热浪翻腾之际

各地消暑食俗别具风情

在南方

人们偏爱吃仙草

有这样一句谚语

“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仙草,又名凉粉草

有清热消暑之功效

大暑时节,湿热交蒸

消完了暑

可别忘了祛湿

“伏季一碗羊肉汤、不用神医开药方”

在鲁南地区

流行大暑“喝暑羊”

热腾腾的羊肉汤下肚

可谓酣畅淋漓

排出湿热和毒素

祛寒补气,强身健体

蕴藏着古人“以热制热”的智慧

大暑至

河南大部暑气暂消

今天22日)一早拉开窗帘,不少老乡都惊喜地感受到了久违的凉意。昨晚郑州部分地区电闪雷鸣,大雨倾盆,但也有区域,光打雷不下雨,地面还是干的。这份凉意可能对郑州的老乡来说,还不够“解渴”。

毕竟整个7月,郑州的雨水都有些“羞羞答答”,较往年同期明显偏少。周边的开封、新乡等地在昨天(21日)都痛痛快快地下了一场透雨,暑气尽消,而郑州局部区域昨天晚上也终于等来了一场大雨。

但无论如何,这场从昨天开始的全省性降雨,确实给持续的酷热天气按下了暂停键。今早9点,在雨水和偏北风作用下,全省大部气温都比昨天同一时刻明显下降。

这份清凉从何而来?

今天的雨下在哪?

这份突如其来的凉意,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昨天(21日)傍晚到夜里的一场强降雨。正是那一时段,我省黄河以北和洛阳东部、郑州(部分区域)、平顶山西部、许昌、南阳等地的部分县市,经历了中到大雨,局部甚至暴雨的洗礼。这场“夜雨”强势清除了积攒的热量,才有了今晨的舒适。

而这场雨并未停歇。根据预报,今天(22日)全省降雨仍在持续,雨量分布依然不均。黄河以北和三门峡、洛阳、郑州西部、平顶山西部、南阳西部等地仍是重点区域,部分县市还会有中到大雨。凉快归凉快,安全是第一位,大家出行务必注意防范。

雨和清凉能持续多久?

高温何时回归?

这场雨不会马上结束。预报显示,到了明天(23日),全省依旧是阴天,大部分地区还有阵雨、雷阵雨,其中北中部、西南部的部分县市雨势还不小,会有中雨,局部大雨。

本轮降水过程预计到周四(24日)才会趋于结束。

之后,随着雨水退场,高温就要重新登场了。35℃以上的高温范围将逐步向西、向北扩展,37℃以上的高温也将同步增多。

三伏天别做这5件事

你以为在养生,其实在“养病”!

2025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10天):7月20日~7月29日

中伏(10天):7月30日~8月8日

末伏(10天):8月9日~8月18日

三伏天被称为“最难熬的日子”也是养生的好时节不过,一些你以为的养生妙招可能在帮你“养病”!

误区一:过度消暑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为了消暑,喜欢吃冷饮、吹空调、洗冷水澡,对于这些贪凉的人群来说,比起消暑,更需要注意防寒。

这是因为,冷热交替除了令人容易感冒、受寒,还会增加心脏负担,严重时还会诱发心脑血管发生意外。

空调温度:26℃是夏季比较适宜的温度。使用空调不开窗换气,空气质量会变差,反而致病。建议每天开窗通风两次以上,每次15~30分钟。

洗澡温度:控制在和体温相似温度比较适宜,对心脏、血管、皮肤刺激较小。

喝水温度:煮沸后自然冷却至20℃~25℃的白开水是比较好的饮用水。尽量不吃冷饮,如果一定要吃冷饮,最好选在饭后1小时。

误区二:过度温阳

夏季通过吃姜、喝伏羊汤来养生,是很多人的习惯,但有的人可能会出现上火症状。夏季进补需适可而止,不要大补。

误区三:过度锻炼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但高温天气下持续剧烈运动,容易导致疾病发生。

医生提醒,夏季运动千万别练得太狠,要避开高温时段,最好选择气温较低的时候,在阴凉的地方进行运动。

运动方式以走路、八段锦、打太极拳、瑜伽等轻量运动为主,只要适当出汗就可以了。

误区四:用蔬果代替正餐

三伏天身体出汗多、消耗大、易疲劳、没胃口,很多人选择直接用蔬果代替正餐,但这种方法会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时间久了可能产生疾病。即使天再热,也要适当吃些瘦肉、鱼、豆、奶、鸡蛋等。

误区五:狂饮绿豆汤

夏天,有的人习惯每天把绿豆汤当水喝,认为这样可以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消暑。但是,绿豆性寒,长期大量饮用绿豆汤容易伤脾胃,建议一周喝1~2次,每次喝1碗即可,搭配其他食物一起喝。

禁忌人群:

1、脾胃功能相对较弱的人尽量少喝绿豆汤。

2、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需要每天按时服药(尤其是中药)的老年人,尽量少喝绿豆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