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23:4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国玲
辛海明,男,37岁,中共党员,潍坊职业学院智能制造技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先后获评教育部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中国机电职业教育教学名师、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山东青年五四奖章、潍坊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风筝都最美科技工作者、潍坊市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主持课程获国家级专创融合“金课”及省级精品在线课程,获“振兴杯”全国青年技能大赛(职工组)国家级银奖,山东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大赛一等奖、山东省智能制造(工业4.0)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山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山东省循环经济科学技术一等奖、潍坊市科技进步奖等省市级科研奖励27项,指导学生获创新大赛、“挑战杯”A+类国赛4金8银12铜。
深耕匠心的职教先锋。扎根教学一线,年均承担5门、400课时授课任务,积极推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以职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为驱动,重构“双赛驱动双能进阶”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构建“三型五融六步”人才培养模式,主持课程获国家专创融合“金课”及省级在线精品课程,参与制定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方案,高质量完成国家“双高”专业群等重点质量工程项目,带领专业群跻身全国前三。也成长为全国机械行指委专指委委员、全国航空行指委课程思政委员、山东省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德能并重的育人楷模。带病坚守竞赛一线,荣获全国青年技能竞赛(职工组)创新创效竞赛银奖,指导学生获创新大赛、“挑战杯”国赛4金8银12铜、省赛27金,助力学院创新创业工作位列全省高职院校首位;受聘20所高校双创导师,以人格魅力带动200余名青年教师投身双创,培育创新型工匠350余人,40人次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齐鲁工匠后备人才等荣誉,引领学生成长为新时代工匠。
产教融合的贡献典范。牵头建成省级未来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4个省市级科研平台,完成20余项省市级课题,为企业解决40余项技术难题,节支2000万元,培训员工4000人次。授权国家知识产权51项,成果获山东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大赛一等奖、山东省智能制造(工业4.0)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山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山东省循环经济科学技术一等奖、潍坊市科技进步奖等省市级科研奖励27项,以精湛技术技能赋能区域产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