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4 11:23:00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邵可强
近年来黄金价格不断波动,不少人靠出售黄金获利颇丰,这让二手黄金交易红火起来,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这一领域,通过精心设计的骗局,企图“空手套白狼”。8月11日,郑州市惠济区人民法院就审结这样一起利用伪造转账凭证实施黄金交易诈骗的案件,法院依法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刘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
男子PS转账记录诈骗多人
2024年3月的一天,王女士将自己的一副黄金手镯和一条黄金项链挂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售卖。没过几天,一个名为“诚信经营888”的账号联系王女士,称其是做黄金回收的,想购买王女士的黄金首饰。双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确定交易金额为3.1万元,于第二天当面交易。“诚信经营888”表示,他白天要上班,晚上10点后才能交易,为打消王女士的顾虑,还把身份证号码和真实姓名报给了王女士。
第二天晚上10点半左右,“诚信经营888”找到了王女士,他给王女士看了一眼银行转账记录后,王女士便将黄金饰品都拿给了他。然而王女士回家后,发现钱并没有到账,她通过微信联系“诚信经营888”时,对方称是延迟到账,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实际收到。然而第二天,王女士没等来3.1万元的转账,却等来微信被拉黑的结局。王女士这才醒悟过来,赶忙报了警。
经调查发现,“诚信经营888”真名为刘某,没有固定工作,眼见黄金交易火热,二手交易平台有不少出售黄金的信息,便萌生了“空手套白狼”的想法。随后,刘某四处寻找交易对象,在与王女士商定交易细节后,他找到一家修改处理图片的商家,将银行转账凭证上的转账金额等PS成与王女士约定一致的内容。
随后,刘某通过出示PS后的银行转账凭证的手法,虚构转账事实,骗取多名受害人价值共计5万余元的黄金。直到受害人王女士向公安机关报案,刘某的骗局才曝光。
惠济区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刘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应予惩罚。遂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前述判决。
法官提醒:牢记“三查两不”,警惕转账骗局
承办法官也提醒广大市民,随着移动支付的广泛普及,不法分子利用伪造转账截图等手段实施诈骗的现象屡有发生。其常见手法为:通过虚假转账记录获取信任后,以“转账延迟”等为由拖延时间,伺机脱身。由于网络交易具有虚拟性特征,不法分子常使用虚假身份或匿名方式从事相关活动,给受骗者维权造成一定困难。
为此提醒大家在网络平台进行转账交易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建议采取“三查两不”防护措施:1.查账户:通过银行官方APP等实时查询流水,核实资金到账情况,警惕非正规查询渠道。2.查信用:在平台查看对方交易历史、评价记录等内容,特别注意对新注册的账号进行重点核实。3.查信息:要求对方提供身份证件,支付时注意进行实名认证比对。4.不轻信:任何转账截图、延迟到账解释都不要作为交易依据。5.不脱离:全程使用平台官方聊天工具,拒绝微信或QQ等脱离平台私下交易。
特别是对于黄金等特殊、贵重商品,尽量选择平台验货担保服务,避免在非正常交易时段完成大额交易,谨防上当受骗。如发现对方身份、信息可疑等异常情况,要立即截屏保存全部聊天记录及商品页面、交易记录、转账凭证等关键性证据,尽快到公安机关报案,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