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闻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第九届IPAF培训研讨会在杭举办,共谋不良资产处置新路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00:13:00    

当前正处于全球经济与金融格局深刻调整的关键时期,贸易摩擦频发、全球产业链重塑、债务风险持续上升等多重不确定因素交织演化,作为全球重要制造业基地和增长引擎的亚洲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可能进一步推高不良贷款率,加剧银行体系风险。鉴于亚洲各国金融发展水平不一,深化能力建设与区域合作是提升整体韧性的必由之路,也是摆在不良资产管理行业面前的紧迫课题。

5月13日至14日,由亚洲开发银行(ADB)、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ZIB)和浙江省浙商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ZSAMC)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国际公共资产管理公司协会(IPAF)培训研讨会在杭州举办。此次研讨会汇聚来自亚洲开发银行、亚洲部分地区央行和财政部、IPAF成员单位、国内外金融机构等超三十家机构,覆盖亚洲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名嘉宾,共探不良资产管理的解决方案与未来趋势,进一步推动区域合作,助力区域金融稳定,构筑更为牢固的经济安全网。

中国不良资产市场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2024年,中国坚持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防范和化解了重大金融风险。作为金融体系风险处置的“稳定器”和存量资产优化的“助推器”,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承担了更重要的使命,也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与挑战。

从不良资产管理行业运行情况来说,中国不良资产市场呈现出“总量微调、结构分化、模式突破”的鲜明特征。一方面,受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部分区域债务压力显性化及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提速的影响,不良资产供给规模有所增长;另一方面,五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瘦身强体,着力回归主业发展,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专业化能力提升,民营及外资机构在市场竞争中展现出自身的独特能力,市场竞争格局向差异化、精细化方向演进。

根据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发布的数据,2024年不良贷款转让市场表现强劲,全年不良贷款转让额超过两千亿元,较2023年增长了八成。全年共计成交573个资产包,与2023年相比,实现了46.9%的同比涨幅;业务规模(以未偿本息额计算)总计达到1583.5亿元,同比涨幅更是高达64.0%。无论是资产包的成交数量还是成交金额,2024年均大幅超越2023年,市场整体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凸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浙商资产消费金融业务部副总经理崔若淇在研讨会上表示,预计2025年底,个贷不良转让业务规模将会达到3300亿元,呈现千亿级增长。从购买角度看,价格也有所变化,开展第二批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后呈现量增价减的趋势,折扣率等也有相应变动,且消费贷占比从2023年三季度的65%提升至如今的86%,超过了商业贷比例。

“如果想进入亚洲NPL(不良贷款)市场,可以从中国开始,因为其市场规模庞大,且已经构建了良好的市场和监管框架。”会上,Kota资本管理合伙人Chinang Kong认为,就目前来看,中国NPL市场及AMC机构整体表现良好,尤其是中国的资产处置效率和机制较为有效,这将有助于债务清收。

会上,浙商资产发布的《2024中国不良资产行业报告及指数报告》预计,未来将延续近几年的行业监管政策导向,资产管理行业继续实行“严监管+聚焦主业”的政策基调,以引导资产管理公司回归主业,并鼓励其更好地发挥金融救助和逆周期调节功能。2025年我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竞争格局变化不大,还是以五大AMC为主导,地方AMC、民营资产管理公司和其他非持牌机构并存的市场格局。

总体来看,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竞争加剧,不同的行业参与者在各自的市场竞争,处置能力与资本实力将成为赢得竞争的两大法宝,能力的价值将逐渐超越牌照价值。

共议亚洲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策略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金融风险持续累积,完善金融监管框架、提升机构治理效能、加强区域合作成为应对挑战的关键路径。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副首席代表周爱明在致辞中表示,IPAF始终致力于推动成员机构间知识共享与能力建设,截至目前已吸纳来自8个国家的19家金融机构,未来将持续扩展合作网络,推动跨区域经验交流。

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高秉学表示,越是面对环境变化和风险挑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意义就越重要,也越要强化协同合作。期待继续与各方携手打造共享共赢的“生态圈”,共同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区域经济生态和亚洲金融生态贡献智慧和力量。

当前,NPL处置已成为所有IPAF成员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会期间,各方代表聚集“跨境不良资产投资的实用策略”“欧洲不良资产市场发展的启示”“全球视角下个贷不良资产市场的发展”“个贷不良资产管理的有效策略”等议题,进行了分享汇报。

Alpine Tremont董事总经理Gifford S. West指出,亚太地区不良贷款存量已突破8000亿美元规模,形成制约银行信贷投放和经济动能释放的实质性障碍。尽管尚未触发系统性危机,但需警惕关税政策波动对企业运营的传导效应——若压力持续传导,区域性不良贷款规模或面临2-3倍的爆发式增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处置模式因流程冗长、透明度不足等结构性缺陷,不仅导致银行资本长期沉淀,更可能形成“风险处置消耗资源、资源短缺加剧风险”的负向循环,最终掣肘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

在介绍NPL处置措施方面,亚洲开发银行金融部高级金融专家Sung Su Kim表示,一方面,强化监管安排,建立信用评级系统并密切跟踪变化。另一方面,进行贷款重组,通过协商贷款条款使得还款成为可能,这对中小企业金融发展关键。同时,还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引入专业催收团队并实施有效激励措施。此外,加强监管透明度,及时准确披露NPL信息,更加有效地进行风险评估,增强金融体系韧性与稳健性。

关于NPL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Point Hope Pte合伙人Guan Zhen Tan指出,一是建立NPL交易平台,便于交易并吸引大型投资者;二是鼓励私营组织进入,能够活跃市场;三是加强债权人权益立法,明确借方等相关方规则;四是减少外部因素干预,支持私营部门提供解决方案,同时加强非银贷款执行。

“除了对NPL进行管理,还应关注其未来趋势并做好规划。”富睿玛泽银行解决方案业务合伙人兼集团主管Eric Cloutier指出,过往经验表明,若无法提前预测新一拨NPL的上升趋势,极有可能对经济系统造成侵蚀,影响潜在的金融稳定性。因此,加强银行内部的预警体系建设至关重要,要确保有合适的数据来为预警提供支撑,如此便能助力我们在更早阶段对NPL进行防范与处置,这既是十分关键的环节,也是未来在NPL处置及交易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浙江省浙商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达表示,这次IPAF培训研讨会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观点、新方案,进一步凝聚了各方智慧与共识。浙商资产这些年坚持“不良+投行,金融+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始终秉持合作共赢理念,坚持做大“朋友圈”“生态圈”。这次IPAF培训研讨会将成为一个崭新的起点,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大程度的区域金融合作,让维护亚洲金融安全与稳定的征程从杭州再出发。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