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07:37:00
5月21日2时55分,迎来小满节气。
此时,江河渐满,麦浪轻摇,万物藏着半熟的谦意,不求极致圆满,但守恰到好处。
在这个“小满胜万全”的时节,愿你我:不贪满,自有丰足喜乐;留余地,终得长久清欢。
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当北斗七星斗柄指向东南方 “巳” 位(后天八卦方位),太阳运行至黄经 60°时,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这个承载着农耕智慧的节气,既蕴含着天文历法的奥秘,也记录着物候变迁的密码,更沉淀着千年的文化记忆。
1、与气候降水有关。小满节气期间南方的暴雨开始增多,降水频繁;小满中的“满”,指雨水之盈。
2、与农业小麦有关。在北方地区小满节气期间降雨较少甚至无雨,这个“满”不是指降水,而是指小麦的饱满程度。
由于中国南北方气候和物候的差异,小麦饱满、成熟及收割时间也会有所差异。一般而言,中国南方一些地区的小麦在立夏、小满时节已开始饱满成熟收割。
中国北方一些地区的小麦在芒种时节才开始成熟收割,小满时节北方地区的小麦作物进入灌浆期,籽粒渐渐饱满。
中国南方地区农田多以水田为主,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在一些稻作区,“小满”是插秧的时日,“插小满秧”是小满节气农事活动之一。
一候苦菜秀:《周书》载“小满之日苦菜秀”,此时苦菜(学名败酱草)进入盛花期,其清热解毒的药用价值被《本草纲目》列为上品。
二候靡草死:喜阴的葶苈、王不留行等草本植物因光照增强而枯萎,体现了“阳盛则阴衰”的自然规律。
三候麦秋至:北方冬小麦进入乳熟期,虽未完全成熟,但籽粒已饱满盈实,故有“麦秋”之称。
古人信仰万物有灵,“三神”对应“三车”即为水车车神、油车车神和丝车车神。祭车神是一些农村地区古老的小满习俗。这一习俗多见于江南稻作区,《清嘉录》记载:“小满动三车,谓丝车、油车、水车也”。祭典时,人们在水车基座摆放鱼肉、香烛,将一杯清水泼入田间,祈愿“水源涌旺,五谷丰登”。传说车神为白龙化身,此仪式实为古代灌溉文化的活态遗存。
江浙地区将小满视为蚕神诞辰,《吴门竹枝词》云:“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蚕农在蚕房供奉 "蚕花娘娘",用新桑叶祭祀,祈求蚕宝宝 "无病无灾,丝长质优"。此俗与当地 “男耕女织” 的农耕传统紧密相连。
食野菜也是小满的风俗之一。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齐民要术》记载小满 “采苦菜,煮作羹”,苦菜、蒲公英等野菜成为时令佳肴。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苦菜富含胡萝卜素和膳食纤维,具有降血糖、抗菌消炎的功效。陕北地区至今保留着 "小满吃苦菜,清热解毒赛仙草" 的饮食习俗
《晨征》
宋·巩丰
静观群动亦劳哉,
岂独吾为旅食催。
鸡唱未圆天已晓,
蛙鸣初散雨还来。
清和入序殊无暑,
小满先时政有雷。
酒贱茶饶新而熟,
不妨乘兴且徘徊。
《小满》
宋・欧阳修
南风原头吹百草,
草木丛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
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
饷妇安知时节好。
野堂梨密啼晚莺,
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
我独知之归不早。
乞身当及强健时,
顾我蹉跎已衰老。
《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
惟有葵花向日倾。
《阮郎归・初夏》
《七绝・小满》
明・李昌祺
久晴泥路足风沙,
杏子生仁楝谢花。
长是江南逢此日,
满林烟雨熟枇杷。
“小满”节气在饮食上应以健脾养胃,清热祛湿为主,选择汤羹、汁等清淡而又促进食欲的食品。
蔬菜肉类:冬瓜、苦菜、苦瓜、丝瓜、芦笋、芹菜、西红柿、山药、芡实、茯苓、莲子、赤小豆、薏苡仁、绿豆、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藕、胡萝卜、鲫鱼、草鱼、鸭肉等。
水果类:如枇杷、桑葚、杨梅、柠檬等。枇杷:清肺润肺、止咳止渴、润五脏;杨梅:和胃消食、解暑止泻;桑葚:补益肝肾、滋阴养血;樱桃;柠檬:生津、止渴、祛暑。
要注意少食膏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如动物油脂、海腥鱼类、酸涩辛辣、温热助火之品;油煎熏烤之物,特别是洋快餐一定要少吃。生葱、生蒜、生姜、芥末、胡椒、辣椒、茴香、桂皮、韭菜、茄子、蘑菇、海鱼、虾、蟹、羊、狗、鹅肉类等食物的摄入也要适量。
大众·半岛新闻综合自此前报道、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澎湃新闻、光明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