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5 11:33:0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靖州实践”(五)
石榴花开正当时
—— 看靖州溪口村的乡村蝶变之路
黄俊文 周林江
盛夏时节,走进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甘棠镇溪口村,青山环抱间,一条条水泥路蜿蜒伸展,一栋栋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柑橘园里绿意盎然……勾勒出一幅“和美村寨”的崭新画卷。
近年来,溪口村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党建引领、环境整治、产业带动、乡村治理等多方面的努力,探索出一条“环境美、产业旺、文化兴”的“民族团结+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路径,生动展示了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画卷。
(沃野田园美如画)
党建引领聚民心,画出民族团结“同心圆”
溪口村地处渠江河畔,辖18个村民小组,有汉、苗、侗各族群众1828人。这里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沃土,但曾囿于发展基础薄弱、公共服务滞后、文化传承乏力的困境。
如何将各族群众的心拧成一股绳?溪口村以党建为引领,探索“三同”工作法,即:同心同向(党组织引领凝聚共识)、同心同德(村规民约培育新风)、同心同行(干群携手共建家园),激发各族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内生动力。
为了让党的政策与群众心声同频共振,村党支部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小组长会议,充分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上下一心,统一思想,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地域优势和特色资源,规划了“打造示范团寨、提升幸福指数”的发展蓝图。
组织赋能,同心同向。该村组织村民代表外出参观学习,开阔眼界;制定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三字经》,将发展规划图公开展示,让未来可期、目标可视,极大增强了各族群众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
先锋示范,干群合力。党员干部、志愿者率先垂范,起早贪黑奋战在工作一线,用看得见的变化感召群众,引导各族群众纷纷加入。年已古稀的老党员张仁煌身患糖尿病,从不缺席政治学习,还主动义务打扫村道,为村民柑橘销售出谋划策。退休老支书谢尊华组织村民参与团寨建设,硬化场地,修建娱乐场所。陈巧组建“志愿服务小队”,乡里乡亲赞不绝口。大批群众积极投身到乡村建设中来。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溪口村坚持把各族优秀群众发展成党员、培养成村干部、锻造成致富带头人。并深入实施“归雁”回引工程,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厚植乡村振兴人才沃土。近年来,回引11名在外优秀青年返乡创业。
环境蝶变焕新颜,共建共享宜居“石榴园”
走进溪口村各家各户,只见房前屋后干净敞亮,柴草杂物堆放整齐,分类垃圾桶整齐摆放。
为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切实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溪口村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人居环境整治入手,以“示范团寨”建设为小切口,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赢得民心,擦亮乡村振兴幸福底色。
“环境整治不是干部唱独角戏,而是要激发广大村民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溪口村党支部书记陈洪说道。
为此,该村以瑞团、草坪头为突破口,采取“一户一策、靶向发力、稳步推进“的方式,党员干部带头干、村民跟着干,迅速清除了积存垃圾、疏通了沟渠、净化了池塘、规范了杂物堆放,全力推动村域面貌由“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加速蝶变。
(人居环境整治)
人居环境整治中,垃圾分类是重要一环。而在溪口村,村道边、路灯柱下,都设置了显眼的垃圾分类标语,家家户户摆放分类垃圾桶。每天晚饭过后,村民便会把一天的垃圾进行分类,形成习惯。
每当夜幕降临,各族群众齐聚在村部文化活动广场,轻歌曼舞,欢声笑语回荡在村部上空,呈现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享幸福生活的温馨画面。
(文艺演出)
近年来,该村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从居住、就医、文化娱乐等环节入手,修建了农家书屋、“百姓大舞台”及娱乐健身场所,搭建各族群众共同参与、互动交流的平台,营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乐的良好局面。
产业共富强根基,结出团结发展“幸福果”
溪口村坚持把发展经济作为助推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抓手,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推动村级经济发展壮大、提质增效,让各族同胞共享发展成果。
柑橘产业“老树新花”。针对传统柑橘产业困境,村“两委”主动作为,内引外联,全程服务品种改良、技术提升、电商拓销,促进了柑橘销售,村民收入倍增。
多元养殖“百花齐放”。积极为养殖户提供政策、技术、销售等全方位支持,培育出“谢氏养牛”“周家养鹅”等特色品牌,拓宽了增收渠道。
(养殖基地)
现代农业“沃土生金”。创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流转整合千余亩农田,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种植,中央电视总台农业农村频道等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发展水稻制种800亩、烟叶近200亩,规划蔬菜轮作,开垦300亩抛荒地变良田……一个个现代农业发展的可喜成就,是溪口村各族群众共同奋斗、共享发展成果的最美诠释。
(烟叶种植)
独牛难犁地,众手可移山。如今的溪口村,正如一颗颗饱满的石榴籽,紧紧相依、和衷共济,共同描绘着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图景。
编后语:
溪口村的蝶变,展现的不仅是村容村貌之变,更是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的时代新篇。
溪口之路,是一条共同团结奋斗之路,一条共同繁荣发展之路,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乡村典范。它深刻证明:只要坚持党的领导,紧紧依靠和发动各族群众,将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能汇聚起改天换地的磅礴力量,绽放出民族团结、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绚丽之花。